关于紫砂壶红尊泥的介绍
紫砂壶红尊泥有许多花哨的名字,例如大红袍、小红袍、黄朱泥、黑朱泥等等。这些对紫砂壶红尊泥的称谓以前根本就没有。这些都是现代对紫砂壶调配或加工后的产物,有的是纯粹的原矿朱泥加入石黄,有的是加铁红粉,有的是加化学原料,有的在壶表制作效果,而每一种效果就取一个好听的名字,也许是为了区别,但这样很容易让茶友混淆对紫砂壶概念,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紫砂壶分为几种:
第一种:原矿朱泥。产自某地山区的原矿朱泥,不添加任何化料,也不掺合其他材料进行调配。(本人推荐这种朱泥,首先是健康,其次是材质特性明显,较为稳定)
第二种:老朱泥。老朱泥就是经过一段时间陈腐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原矿级别的一切特征,区别仅仅在于成品观感略有不同,而不是泡茶会更醇香。关于陈腐时间有一个合理期限,并不是越久越好。
第三种:赵庄小红土。赵庄小红土是一种特殊类型,是以前练习者对于产自赵庄地区由自然风化而成的地球制品的一种称呼,其特性和原矿级别相似,但收缩率略低于前者的标准。
第四种:调配型地器。这类包括一切拥有美名但未必达到上述标准的地器,将来当我们了解了前三类时,再来研究这些以美名命名的地器,这样会更加简单明了。
关于传统与现代之争,我们发现古代与现代采用的同一来源地球材料,它们在地球深处数千年才形成,因此百多年前的产品并没有理由优于现在开采出来的地器。但历史意义上的差异仍然存在(这个观点需要进一步考证)。
无论如何,一些普遍认知中的误解,如“无皱则非真”、“皱则非假”,都需要重新审视,因为实际上每个生产工艺和环境因素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使得判断变得复杂。而且很多玩家手中缺乏真正高质量地器作为参考,只能凭空猜测真伪,从而陷入错误理解中。在这方面,最好的做法是记住高质量地器应有的特征,以免被一些流行说法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