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如何在香港避害趋利

画廊,如何在香港避害趋利 2011年07月08日 11:31:22来源:《艺术与投资》 近几年,大量画廊如雨后春笋般从繁盛的商业区延伸至旧工业大厦。位於太平山脚的荷李活道,处于中环至上环,租金昂贵,能承担这里地铺租金的画廊必然是财力稳健,像少励画廊(Schoeni Art Gallery)、万玉堂、Connoisseur Gallery、一画廊(Yan Gallery)都是香港中青资历或以上的画廊。 反之,穿插在荷李活道左右小巷的年轻画廊,或许租金压力没有那么大,常有不少实验性的展览。一般来说,香港小型画廊的面积,基本上与便利店的大小无异,楼层大既只有2.5至3米高。2006年奥沙艺术空间破天荒在观塘工业区成立,1400平方米的展厅,4.5米高的楼层,不管工业区的租金多便宜,在香港这块寸金尺土之地,奥沙的这个举动是非常大胆而惊人的。另外,在湾仔、香港仔、黄竹坑、跑马地、沙田火炭和太古城也有不少零星散落的画廊。 香港画廊界每年有两次“Art Walk”活动,参加活动没人需交纳400港元的费用,在规定的一个晚上,大家在香港岛参观所有的画廊,购买喜爱的艺术品。在香港,从事当代艺术品收藏的主要群体是居住在香港的外国人。而香港本土的收藏家,除少数富豪和企业家外,一些高收入阶层和“海龟”的年轻人也加入了收藏队伍。 (近年,香港一些画廊或艺术团体开始迁往观塘、柴湾等工业区,以寻求更广阔的空间;新成立的3812当代艺术项目也宣布进驻黄竹坑,开设一个700多平米的全新艺术空间。3812的创办人及艺术总监许剑龙(Calvin)之前已是当代艺术收藏家,因此比较着重教育及推广当代艺术的层面,认为3812的主要目的是要发掘一众有潜质却没有被市场潮流的艺术家,并担当他们与真正欣赏当代艺术的收藏家之间的桥梁。) 近年,香港一些画廊或艺术团体开始迁往观塘、柴湾等工业区,以寻求更广阔的空间;新成立的3812当代艺术项目也宣布进驻黄竹坑,开设一个700多平米的全新艺术空间。3812的创办人及艺术总监许剑龙(Calvin)之前已是当代艺术收藏家,因此比较着重教育及推广当代艺术的层面,认为3812的主要目的是要发掘一众有潜质却没有被市场潮流的艺术家,并担当他们与真正欣赏当代艺术的收藏家之间的桥梁。 去香港开分店吗? 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整个西方艺术市场的疲软,香港对于西方画廊的优势逐渐凸现出来。他们需要发现新的买家资源,而这样的人群正在亚洲迅速地成长起来。香港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最佳地点。迄今伦敦的 Ben Brown、纽约的高古轩、巴黎的马凌等国际大画廊轮番入驻,无疑像一块磁石使香港更加具有力和竞争力。 而对于画廊而言,去香港开分支无疑同样具有力。国内暂时缺乏坚实的当代艺术收藏力量,艺术品进出口关税非常高,还有交易税。而在香港这些问题都能被解决,每年如此众多的拍卖和博览会,为香港带来一拨又一拨的全球收藏家,无疑能为国内画廊拓展业务范围。如今,国内的唐人、艺门和亦安已经在香港设立分部,可以想象会有更多的画廊有这样的打算。 然而选择去香港开分店,除了享受不言自明的各种好处外,画廊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租金、人力等成本高;二、地方小,在中心地段很少有挑高的大空间。因此,非本土画廊在香港开分店的初衷几乎很一致,定位较明确,即将香港作为一个向巨大的潜在藏家群体展示的“窗口”。 来自伦敦的Ben Brown画廊于2009年入住香港中环,目前主要在港展示画廊旗下的西方艺术家。创办人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当时选择进入香港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目前的回报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最新规划出的香港画廊聚集地——ART ONE ART ONE座落于湾仔万丽海景酒店内,毗邻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君悦酒店及香港艺术中心。每年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的艺术活动不计其数,其中包括蜚声国际的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及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FINE ART ASIA)等。此外,苏富比及佳士得等国际拍卖行举行的大型拍卖会也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到访此地。另外,ART ONE能同时享用到两大酒店的完善设施,包括酒店住宿、宴会及会议厅、代客泊车服务、位置方便的停车场以及高级食府等。 ART ONE虽然层高不高,每个画廊单位面积不大,但租金价位中等、地理位置优越,成为画廊想在香港开设“窗口”的一个理想选择。 (责任编辑:熊蕾)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