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辉--日常之境即将在石家庄美术馆开幕

策 展 人:张子康

执行策展:刘 锋

主办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支持机构:河北丽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美术研究所、河北当代艺术文献库

展览时间 :2019.12.10~2020.1.6

开幕式:2019年12月25日 15:00

地址:石家庄美术馆(石家庄市桥西区裕西公园东南角)

展览团队:赵敬波、张晓伟、黄跃明、李东羽、李洋、韦雪原、李磊、庞彦兵、田倚萌

悖论、荒诞与人性之光——

论黄君辉作品

文:张子康

70后艺术家黄君辉的艺术轨迹清晰且有代表性。1997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黄君辉的教育经历,与国内很多70后艺术家相似。而黄君辉的创作经历,则很难通过这样的文字窥探半分,难以佐证。

能够反应黄君辉艺术的是他的作品与创作路径。

黄君辉的作品充满不可定义的特性,也就给了观众多重理解和解读的可能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的装置艺术、架上绘画、视频等等成为黄君辉的整体艺术表达,每个观众都可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解读点。认识的视角不同理解的结果也就不同,艺术创作没有绝对的正确与不正确。

黄君辉的作品在充满悖论、荒诞中充满了神秘感,充盈着人类情感的爱,同时又有批判性的艺术表达。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可能产生的,值得我们真的“观看”的艺术之一。

艺术家安尼诗.卡普尔说“我们进入一个不确定的时代,艺术在这个时代有什么作用呢?……反应人的境况,反思艺术从何而来”“物体和自身原来的状态有矛盾的关系,物体还是非物体,实体和非实体的关系(有时候是)模糊不清的,艺术家有时候的工作是让物体自己出现。”黄君辉的作品“纸上谈兵”是这种“让物体自己的演绎,让过程与互动体验来表达的”情感作品。

在黄君辉的作品“纸上谈兵”作品中,一些孩子将废旧的纸张撕碎,浸泡,然后再用碎纸浆重新塑造的过程,形成一个丰富的日常体验的情感过程,整个过程亦是作品的一部分。黄君辉的另一个身份是老师,这些随性塑造作品的孩子是一些在校学生。这个过程,黄君辉既是艺术家,又是老师,带给学生的浸淫艺术的体验方式。

从观众角度,也是从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在观众观看最后的成品时,是从了解孩子们参与塑形的过程,去了解作品的内涵,这个作品也因此产生了一种生长特性,作品本身也具有了类似生命的特征,在人们的参与中不断生长,不断的丰富作品的当下意义。

装置作品《忒休斯之船》艺术家借用船给于观众超越现实的象征意义,其玄机也隐藏在充满扩张力的外观中。当一个一个船型的中空木质小梭子被一定的序列组合在更大的框架中,像我们生活的城市,他给我们带来栖息之所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冲突与危机,消弭掉每一个“我们”的特性,秩序化每一个“我们”,形成一个庞大的、有秩序的、美丽而危险的造物。

了解黄君辉的人可能会联想到他的个人经历,木质的梭承载了他的一些回忆,也许有一些生活中的片段闪亮在记忆之中,累积成为一艘忒休斯之船。艺术家个人个性的回忆产生更广大的“我们”的共情,从简单易辨认的庞大船型外形而开启。理想与现实,时间与记忆在这个作品中同时的传递出来。这是一种荒诞的嘲讽还是华丽的歌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家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理解我们城市生活空间的可能性。

架上绘画作品“无花之境”乍看之下,有一种抽象表现的特征,浓烈的颜色张扬出强烈的情绪。花朵的飞逸的姿态似乎从画布喷薄而出,色块本身充满丰富性,并不单纯。这个作品带有一定的纪念特征,同时又引导着观众情不自禁去探究作品可能传递的思想内涵。这些飞扬姿态的花朵被沙布所包围,又把人们带到一个超现实的时间空间,远离了当下现实生活。艺术家情绪传递给观众后又远离了现场,一切的解读都被消解,仅仅是观众的臆想。从作者的角度,这些抽象表现作品与其本人的创作经历、思考过程艺术认知相关。或者说,从作者的成长经历,以及由之而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中,可以找到创作这些作品的背后意义。从另一个视角黄君辉似乎又预设了另外一个有些悖论的表达:这个系列的作品真的希望观众探究其产生的源头吗?还是抽象的引导人们自由发挥?对于艺术作品来说,内容解读和观者自己体悟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充满悖论。正如这些像花又不似花的作品,解读和体悟同时相悖的存在。

雕塑作品表现的是他生活中真实人,生活中的故事给了艺术创作的灵感。艺术家仿佛通过作品产生一种诉说欲,希望能够在与人交流中给观众一种精神触碰的互动性,既是自我的表达,又寄期望对方的回应。构成两尊雕塑作品的物质是记录情感故事报纸做成的纸浆,艺术家把这些记录故事的报纸消解成自己的创作材料,表现其生活中自己认知的人物,?K把二个人物?K置在一起来传递自己的情感记忆,艺术家把自己的故事.隐藏起来给观众留白,让观众在观看中寻找自己与雕塑之间联系。而对于被现代工业娱乐业耳濡目染的现代青年来说,想象这两个雕塑之间的戏剧性桥段又几乎是一瞬间就会发生的故事。

当代艺术,很容易吸引观众,但很难走心。有时候观众很难分清作品究竟是矫情、不明所以的无病;还是一些不可名状的感动瞬间,现实和灵魂的冲突,那些深入人性深处的东西。更“高效”的创作方式是迎合:迎合观众,迎合某些有权利的群体,迎合某种倾向或者迎合迎合本身。作为年轻一代的艺术家,黄君辉并不囿于某种特定的形式和技法,也并不屈服于国际已经知名的艺术家流派。他不迎合,也不反叛。他不停的尝试多种风格、多种形式语言、用各种材料,在探索的过程中,他的个人经历,这个大时代所带给他的不可磨灭的印记都将忠诚的保留在这些作品中。

也许正因如此,黄君辉得以在同时代的艺术家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创作观念。当然我们更期望看到他未来的尝试。

部分展览作品

《忒修斯之船 》

木梭 金属 视频

600x200x150cm

2019

《忒修斯之船 》局部

木梭 金属 视频

600x200x150cm

2019

《忒修斯之船 》局部

木梭 金属 视频

600x200x150cm

2019

《纸上谈兵》局部3

视频 雕塑 装置 视频4′48″雕塑

(尺寸可变)

2019

《纸上谈兵》

男肖像62x43x29cm

女肖像63x42x25cm

装置 纸,乳胶

2019

《无花之境》

布面油画

210X300cm

2019

《无花之境》

布面油画

210X300cm

2019

《无花之境》

布面油画

40X610cm

2019

《无花之境》

布面油画

100X80cm

2019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