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听人抱怨说:“家里的芦荟怎么就不长个啊?它变成透明软软的啦……”芦荟虽是家庭盆栽中的一员,但养护得当并非人人能掌握。其关键在于正确的浇水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盆栽容器,陶瓷类且有底部空隙以防积水。芦荟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需求不同。幼苗期需保持土壤湿润,因为根系弱小对水分变化敏感;而成株期则要求适量增多,以满足其更强旱耐性。
错误的浇水方式可能导致烂根、烂叶甚至死亡,因此及时适量是关键。最佳湿度为45%-85%。
季节也会影响浇水频率:冬季减少至15-20天一次,并可采取叶面喷水;春季5-7天,一般夏天2-3天间隔,早晚喷水避免烈日暴晒。
正确浇水应从旁边或根部,不要直接洒在叶片上,以避免高温损害。此外,根据气候干燥程度调整间隔时间,如梅雨季节可10天一次,而夏夜最好每晚一遍,在傍晚时分进行,以利于夜间慢慢吸收。
四季皆宜控制过多或过少的浇水,使土壤保持半干状态,不干也不浇,只有必要时才需充分浇透。在生长旺盛期如4-6月和8-9月,可增加频率,但其他时候要适当控制以避免烂根。
记住,最忌中午浇花,因为太阳直射容易造成蒸发失效。此外,当表土下两厘米处仍有湿土时,可以延后再次施肥或加湿。如果你已经学会了这些技巧,那么你的家中的芦荟将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