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问我:春天你是不是不想回家了?
清明节家里来客人好吗?这个问题仿佛在无声的春风中飘荡,轻轻地打扰着我的思绪。我抬头望向窗外,那片新绿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让人忍不住想回到那个温馨而又充满活力的家园。
“当然要回去啦!”我回答说,“清明节可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庆事,怎么能错过呢?”老妈听后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她似乎在等待着我的回答,就像每年这时候一样。
记得小时候,每到清明节,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因为那时,家里会有客人来访,他们带来的消息和故事让我心潮澎湃。而现在,当我面对这样的提问,我也感觉到了那份久违的情感——一种属于家的归属感。
但是,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的是更多深层次的话题。它触碰到了一个关于家庭、传统和归属感的问题。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找到自己的根源?是否还能保持那些与生俱来的文化认同?
我知道答案并不简单。但当我站在门口,看着远处悠扬的桐花随风摇曳的时候,我心里就清楚了——只要还有清明这个节点,还有客人的到来,还有老妈提出的这道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我就会继续寻找,并且珍惜那个属于我们的世界。
所以,请问:“清明节家里来客人好吗?”我的回答是:他们将会来,因为在这里,有我们的故事,也有未来的延伸。我已经准备好了迎接他们,迎接那些温暖和快乐,无论它们来自何方,都将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