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没有国界,但它有边界,这个边界是由人为的附加作品——画框所设定。一个精心设计的画框可以将一幅别具匠心的精美画作“锁”在可视空间里,既包含了艺术,也囊括了生活,以及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和认知。人们希望把自己欣赏的事物或者回忆的事物永存在某个空间里,因此他们首先购置生存空间,即房子,然后在房间中安置艺术空间。在这个重要角落,他们装饰着梦幻般的生活。
从艺术角度来看,画与框不仅仅是家居装饰品,更是一种“写实”与“抽象”之间的艺术较量。古典绘画往往比较写实,所以对画框要求会更多。而现代绘画多数是抽象的,尤其接近时尚,对于框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有些甚至要求无框。恰到好处的框是画面的延续,而不合时宜的话,就会使得整个场景失去张力和想象空间。
朱伟忠,从事艺术教育十几年,对于画与框颇有见解。他指出,古典绘画追求的是技巧、造型、构图和色调的一致性,因此主张写实,而欧洲古典主义强调静穆之美,以至于新古典主义也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浪漫主义兴起,再后来印象派就更加注重光彩色彩。这意味着不同的风格需要不同的搭配方式。
朱伟忠还提醒,我们不能只求速效而忽略深度。当我们选取名家名作进行投资或收藏时,也应考虑长远价值,而不是只为了快速赚钱。如果只是为了缩短创作时间,那么即便技术上完成了,但缺乏深入研究,便可能成为价值上的“假货”。
当然,作为整体作品中的组成部分,除了欣赏之外,painting frame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带有丰富的美学研究价值。在选择frame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环境陈设与作品本身颜色的协调统一,不同环境需要不同风格的frame,比如红木家具背景下,最好选择油漆以外类型作品,或许用一种能够避免冲突颜色的风景油漆。此外,在室内设计中,可以根据房间大小灵活搭配frame,以释放出更多空间感。
最后,“painting frame”的跨界应用也不容忽视,它不仅用于家庭,还广泛应用于公司、商场以及咖啡馆等休闲娱乐场所,每种场合都有其独特需求,使得artwork能在不同环境中展现出不同的魅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