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筱君中国地区齐白石艺术收藏浅谈

陈筱君:中国地区齐白石艺术收藏浅谈 2010年10月20日 10:23:36来源:雅昌艺术网 在10月16日举行的“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2010-北京)”上,曾担任艺术贵族杂志的编辑、总监,现任羲之堂总经理的陈筱君女士,发表了题为《中国地区齐白石艺术收藏浅谈》的主题演讲,基于自己的工作经历,以中国地区二十年来中国书画收藏的成长历程为背景,对齐白石的收藏进行了梳理。总结了齐白石作品收藏的特点,并对齐白石未来的收藏市场阐述了自己的判断。 据她介绍,90年代是艺术市场比较红火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背景因素,仍然以西画为主轴。94年春季在台北苏富比拍卖张学良(定远斋)书画展,而且缔造了百分之百成交的佳绩。其中古书画占据60%份额,而近现代最受欢迎的是张大千,18件全数成交(张大千与齐白石同享其名,但基于张大千1078年至1983年在的人际往来,较齐白石更受藏家欢迎。)。这造成书画市场的一时轰动,却只是昙花一现。这一次的拍卖热潮过了以后,风光不再,几乎整个中国书画市场没有了声音,之后由于税制的关系跟市场的景气整个反转的因素,苏富比和中贸圣佳两大拍卖公司撤出,整个金融自由度高的香港,顺势就成了亚洲艺术品交流中心。直到2002年,地区对于齐白石的收藏形成一个大的转折点。主要源自当年举办的齐白石大展的推动。展览由羲之堂与荣宝斋共同举办,是有史以来做大的齐白石展览。透过展览影响力的延续,使得非常多的人追逐齐白石的作品,这点也间接造就了市场的前景。 陈筱君表示,齐白石艺术收藏其实倾向性大多集中在20年代之后齐白石比较晚年的作品为主。在历经多年的艺术市场的淘洗,其实收藏的积累是比较成熟的,但是不可讳言,许多精品还是集中在少数优质收藏家的手西面。而且这个质量都有相当高的水准。这一点可以说明地区藏家在中国书画收藏势力不可小视。 对于齐白石市场收藏的前景,陈筱君表示,的收藏群体其实相当有承受度,除了题材性,画面、人物、山水,各方面很齐全,尤其是作品所附带的历史属性,或者是艺术创作转折时期的作品,都深获收藏家的青睐。所以对于这些精品,大多是收而藏之的阶段,不愿意出手,市场流通的作品在未来估计会越来越少,所以这种供售关系会影响以后的齐白石作品的走势。这一点而後会发现齐白石的价格一次一次的攀高,尤其是在精品这个部分,所以以后这个拉锯会越来越大。 (责任编辑:吕子)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