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作为展示齐鲁文明的窗口,不仅以其丰富的藏品优势,集收藏、研究、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更肩负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普及自然科普知识的重任。其中,每一件珍贵文物都如同古代工匠精心制作陶器时所需各种材料一样珍贵多样。
红陶兽形壶,大汶口文化时期,以夸张之词描述它高21.6厘米,长22.4厘米,如同巨龙般跃立于古代土壤之上。夹砂红陶光泽如初见日出,其通体磨光遍施红色陶衣,仿佛赤阳照耀下的火焰一般璀璨。这件器物圆面耸耳拱鼻张口,小孔穿耳四肢粗壮短尾上翘。一筒形注水口与嘴相连,可往外倒水腹部鼓起容积增大四足立起可供加热使用方便,是大汶口文化独有的器型。
蛋壳黑陶杯,龙山文化时期,以其薄如蛋壳(0.2毫米厚)的壁厚令人叹为观止。整器为两部分套合直壁圜底下承圆筒状且两端外侈的杯柄,上饰平行凹弦纹数周。该器以轮制而成表面乌黑光亮,是山东新石器时代最重要发现之一,也是典型龙山文化标志性文物。
亚醇钺商代,用夸张语句描绘它通长32.5厘米宽34.5厘米方内双穿两肩有棱透雕人面纹五官微突出双目圆睁嘴角上扬牙齿城墙垛口似的极富威严。在此钺中铭刻“亚醇”二字故名“亚醇钺”,是薄姑氏部族古老文明遗留。
甲骨文商代金字旁文字甲骨左竖排最后一字虹字甲骨上半部中间竖排最后一字。此片是《甲骨文合集》唯一带金字旁文字的甲骨,一片正面有一“虹”字,此字上边两道弧当为龙身下端当为龙头作二龙吸水古人认为龙出吸水即天晴郭沫若先生认为该骨面刻辞“盖一代典礼习尚如是也”,前后均未见极罕也。
颂簋西周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隆盖圆腹圈足双耳造型别具风格状如变形龙首吐祥云双耳下的垂珥与圈足下的三小足形状相映成趣纹饰以窃曲纹主纹搭配瓦纹垂鳞纹繁简呼应疏密有致铭文篆刻工整秀丽典雅规范。
颂簋(器盖)记录了周天子对颂册命过程:“在西周的一个清晨,周王在康昭宫册命颂令其掌管成周洛阳仓库等职务,并赐给他黑色的礼服赤色的蔽膝马具等物品以兹勉励。”之后铸造此簋纪念此事并希望此份荣耀世代享用。
鲁国大玉璧战国外径32.8厘米孔径11.6厘米厚0.6厘米玉料青碧色半透明油脂光泽。玉璧肉部内外缘各有一周廓肉两面纹饰相同分隔成内、中、外三层纹饰阴线刻不同时斜向交叉排列蒲紊地浅浮雕谷紊分布均匀每组间浅浮雕五花八门不同形式宝石装点,使得这块宝石犟然华丽又神秘,有着超凡脱俗的情趣和深邃哲理。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西汉长简长27.6 历史记载中关于孙子的生平及其著作一直存在争议,但随着银雀山汉墓简牍的一次发掘,这些疑惑得到了彻底解决,《孙子兵法》与失传近千年的《孙膑兵法》的同时出现,无疑是一个历史上的重大发现,对于理解中国军事思想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