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艺术一框之内的艺术奇迹

艺术没有国界,但它有边界,这个边界是由人为的附加作品——画框所定义。 当一幅别具匠心的精美画作,被一个精心设计的框“框”住时,艺术便产生了“可视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被锁住的不仅是艺术,还有生活,以及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和认知。人们希望把自己欣赏的东西或者回忆的事物永存在一个空间里,于是,人们首先购置了一个生存空间即房子,然后在房间里安置了一个艺术空间。他们有的在墙上,有的在桌上,总之,在重要角落装饰着梦幻般的人生。 从艺术角度来看,画与框不单单是家居装饰品,更是一种写实与抽象之间的艺术较量。很多人在搭配画与框时,不知道它们之间关系如何。古典画往往比较写实,所以对画框要求会多一些。而现代画多是抽象的,尤其是接近时尚作品,对框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有些甚至要求无框。这就好比说恰到好处的是某种延续,而不合时宜则使得整个张力丧失了想象空间。

朱伟忠,从事十几年的教育工作,对此颇有见解。他业余时间为众多画廊及酒店绘制油漆,对于这方面颇有心得。他指出古典绘图有一种凝重典雅之美,它通过技巧、造型、构图和色调创作出来,因此主张写实。在内容限定的情况下,对于这种类型需要更具体要求,比如庄重一点,使得注意力集中。

欧洲古典主义强调静穆伟大与高贵单纯,其后新古典主义出现,以法国大卫为代表,他严谨庄重。但浪漫主义兴起印象派也来了,他们追求瞬间印象,用迅速的手法把握自然景物,因为颜色鲜艳浓烈,所以用简单直接白色的或无需任何架子。

现代则更具创造性,可以简单到只是一条线,或许为了表现张力完全没必要架子。这就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

朱伟忠提到了他的一次北京展览,当时承办方给他的几幅油画像选配了一些不协调的架子。他解释说,一旦虚实结合,就应该按写实主体来配架,因为主要体现女人的坐姿,而背景沙发椅子就不那么重要。如果按背景选择,那么就会压缩掉原有的表达意愿。

随着市场价值提高,藏家开始收藏名家名作,同时国内应运而生大量“名帅”,从事创作需要安静的心,只能创造真正才赚钱。如果只是追求快钱,那么其他行业更合适。此理同样适用于投资者,他们应该长远投资眼光收藏认真从事艺人的作品,以免成为“赝品”。

当然,不仅如此,朱伟忠还提到了朋友向他索要一幅油画像用以装饰新家的故事,他发现红木家具带传统色彩,与油漆显然不协调,因此建议选择风景或撞色的油漆风景。

最后,他指出环境陈设和作品本身色彩协调统一至关重要,一般70%主体占比剩下的30%可能分布在两者上,不应让房间环境主体颜色相同,也不能让环境颜色跟剩余30%相同,这样避免混乱疲劳。而且每个房间功能不同,如孩子室卧室客厅等都应不同的选择。此外,“跨界”的概念意味着绘图手法创新适应时代生产力需求,并寻找解决结构材质问题同时塑造传播力量影响力。在这样的跨界中,我们可以看到离你很近的一个叫做“画框”的艺术正在发生变化。

Similar Posts